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中国治理观察

政邦智库 2023-08-28


导言:使尊崇制度成为习惯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份报告,是政邦智库研究团队2021年下半年承接完成的“2021年中国治理观察”的成果。


本报告结合2021年中央政府施政重点、施政亮点与民生热点,重点从十余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观察,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思考建议,旨在推动智库产品更好服务于政府部门科学决策。


报告认为:用制度管住人,用制度激发人,在增强全社会制度意识的前提下,使尊崇制度,执行制度成为习惯。惟其如此,整个社会才会良性运转。


“2021中国治理观察”课题组成员:


崔向升、高明勇、郭前进、刘洪英、李康尼、梁思奇、龙之朱、马亮、王琳、吴宁、王永星、郑挺颖等(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①“放管服”不停步无止境

 

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系列意见、规定和方案,既有路线图,也有时间表,更有责任清单。“放管服”改革成为互联网背景下政务新模式的探索,成为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创新实践。


政务公开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地努力贯彻“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把密切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公共资源配置事项纳入主动公开清单,近年来因项目建设导致的群体事件明显减少,及时回应突发公共事件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动作”。


“放管服”改革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各地积极清理、修订和废止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砍掉收费项目,变收费为服务,企业和群众负担明显减轻。


同时应该看到,“放管服”改革不仅是与时俱进的技术革命,更是政府内部各部门、政府与民众利益关系的调整,还存在不少亟需破除的瓶颈。


有些地方的服务资源没有做到充分整合,便民措施未能制度化,有的部门过度强调特殊性,“信息孤岛”现象尚未有效消除,公共服务未能统筹。


有的地方虽然设立了行政中心或办证大厅,但审批手续依旧,内部流程未改,窗口变成了“登记处”或“传达室”,未能解决“群众多跑腿”的问题。


有的地方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仍缺乏公开意识和应对能力,对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认识不足,导致舆情未能及时应对或应对不当,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仍存在把责任转嫁给社会和管理对象的现象,在年检、检查、验证(照)等过程中,增加被管理者的麻烦和负担。如新冠疫情防控中,泄漏个人隐私、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像上海那样,政府从容应对、不惊民扰民、保持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的地方还不多。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②真心、真金纾困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绝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创业、保就业、供民生、助稳定等方面的关键使命。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经营难题值得高度关注,也亟待各级政府部门伸出援手。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和限电停电,让中小企业的经营受限、运转受阻、生意难做。另一方面,入冬以来用工、原材料、物流、融资等环节的成本上升,使企业遭遇季节性烦恼。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偏弱,很多企业的利润率低,市场行情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使中小企业扭赢为亏。


在常态难题和非常态危机的双重挤压下,可以说很多中小企业是度日维艰,亟待获得政府部门的雪中送炭。


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调研、座谈、慰问,抓住他们的难点痛点堵点,下大力气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在涉企政策的制定方面,要多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看问题,出台更多真招实招,使中小企业能够切实感受到政策关怀。


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要想办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在房屋租金、水电费、社保支出等方面减轻负担。比如,地方政府可以联合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尽可能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


在保供电方面,要在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电价调整等方面有所作为,免除中小企业无电可用之忧。要梳理和排查企业的用电需求,包括用电量、用电高峰期、调峰用电可能性、订单周期等方面,做到精准保供,避免伤及无辜。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关乎其生死存亡,政府部门在帮助中小企业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做,蜻蜓点水,撒胡椒面儿。如果一些政府部门只是逐级转发文件,让政策空转而不是落实,让措施流转而不是奏效,那么中小企业就像久旱盼甘霖的树苗一样,看着雷声滚滚、雨露来临,却无法浇透地和真解渴。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政府部门要解决真困难,真解决困难,使困难得到实质性破解。只有真金白银地投入政府财政资金和政策资源,真正让利于企、还利于企,才能使中小企业得到实质性救助,并增强中小企业的能力和韧性。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③科技创新如何臻于“尽善尽美”

 

“求真”,是科技创新的前提。


9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2位,较2020年上升2位。《报告》高度评价中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东京-横滨地区、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北京、首尔、美国圣何塞-旧金山地区分列前五。与去年相比,北京(第3位)、上海(第8位)、南京(第18位)、杭州(第21位)等排名均有所上升。


“求真”,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要义。


古今中外的科技演进显示,那些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研成就,均为科研人士正心诚意、理性实证、置怪怨攻骂于不顾而妙手得之。实证精神、批判精神是保证科学理论颠扑不破的最后审判官,而非长官意志或宗教裁判所。


对未知事物无限好奇,对花花世界询究本末,不光是科研人员的根本遵循,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乃至普通民众,也应当以科学精神来充盈自己的头脑。倘若科学精神阙如,就容易导致数据造假、学历造假等乱象。


科技也是向善的。古往来今,众多高贤一直强调科学技术遵循善、伦理、正义,进而造福人类。倘若科技违背善的真义,就会遭到腹诽。


在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中,理应寻求一条平衡和谐的发展之路。


科技向善,也包括“正义”维度的彰显。技术是人类智力劳动的结果,毫无疑问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技术的“正义”维度和技术本身容易沦为实现所谓“秩序”维度的工具。部分企业为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往往通过大数据技术或其他技术手段收集公民的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住址、肖像、姓名等信息)。避免大数据技术异化乃至“反人类”“反人性”,就需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正义”属性。


科学,也是求美的。古往今来,很多科学家像艺术家一样追求美。大道至简,大美天成。大自然本身就高度概括,充满叶韵,对称雅致,具有无比美妙的规律。


2020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启动“科学之光”系列课程,涵盖如环境、天文、新能源等学科前沿领域。这种文理渗透、专业互补的育人环境,凝聚了科技“尽善尽美”的力道,令众人激赏。


开放包容、无忧无虑的科研环境,有助于痴迷科学、心无旁骛的科研人士,既能“入乎其内”(侧重应用),也可“出乎其外”(侧重理论),释放出融合科学与艺术的创造力。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④以“观念迭代”引领生态文明

 

这一年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舆论热词。


这一年里,环保督察继续动真碰硬。


这一年里,生态文明建设在诸多领域取得突出进展。一些久拖不绝的改革,终于破冰,比如,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之后,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等举措,能源市场化改革由此迈出关键一步。


一些生态文明的思维误区得到纠正。比如,对于一些地方的“运动式减碳”导致拉闸限电,政治局会议及时警告和纠偏,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专门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对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健全能耗双控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了有的放矢的规定……


观点决定行动,生态的革命说到底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攻坚克难,根本上源于背后思维和方法的提升。


毫无疑问,“观念迭代”使生态文明的推进,更加遵循科学精神和秉持务实态度,给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澎湃不息的内生动力。


于是,执法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制度中看不中用等现象正在走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真刀真枪、真抓严管,是环境保护从“不通电的高压线”变成不可逾越的红线。


以“观念迭代”引领生态文明,中国正在创造性破解工业文明数百年来发展与保护“二元悖论”的历史性难题。


不过,在生态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趋势下,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生态环境其实是一种“易碎品”,必须小心呵护,生态文明水平,与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依然有距离。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将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摒弃乐观思维,多一份危机意识,直面更多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推动制度创新,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强化制度执行,将污染“脓包”一个不留刺破。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一条条“母亲河”,一座座“父亲山”,满足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望,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⑤疫情时代的法治回响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这是中国人的法治智慧,历久弥新。


  • 民事法治:步入法典时代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这部历时五年编纂的法典,共7编、84章、1260条、逾10万字。


条条与你我相关,时时与你我相伴的民法典,“从摇篮到坟墓”不足以概括其内容。民法典最大的亮点,在民法典的第四编“人格权”。在法治话语体系的变迁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升级为“保护人民群体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除生命、身体、健康之外,举凡姓名、名称、肖像、名誉、荣誉以及隐私等等,皆在人格权的保护范畴。


  • 刑事法治:念念不忘的回响


过去一年里,刑事领域同样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迹。


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48条修正中,疫情防控、金融市场乱象、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作为“法治最后屏障”的刑法中,一一得到了回应。在强化公共卫生刑事保障上,修正案(十一)修改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等依法确定的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的传染病,属于本罪调整范围。


同样在3月1日起施行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其中规定,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时进行审判,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的,可以适用缺席审判程序依法作出判决,并对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作出处理,决不让腐败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逍遥法外、逃避惩罚。


  • 行政法治:把权力赶进笼子里


2021年的行政法治,焦点不仅在“放管服”改革,也在行政处罚。从年初的“万宁国宴用鸭案”到李云迪嫖娼被治安处罚案,再到年底的“薇娅偷税逃税案”,起因各各不同,法律处置的终点都在行政处罚。


对一部法律来说,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对具体的执法者来说,既要行霹雳手段,又要怀菩萨心肠。


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委托行政处罚要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严格依法采用书面委托形式,委托书要向社会公布。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障法律、法规贯彻施行的重要手段。行政处罚法规范行政处罚设定和实施,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它兼具规范政府行为和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功能。《通知》再次重申,行政处罚法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明令禁止“一刀切”式执罚,是行政处罚法和《通知》的另一亮点。


执法要严格,还要规范公正文明,切实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执法能力,尤其是执罚能力要率先实现现代化。


法治从来不只是司法机关的内部事务,更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激励人人参与、践行人人有责,方能实现人人受益。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⑥以“双减”改革狙击教育内卷

 

2021年,教育领域有不少大事发生。影响千家万户、力度空前的“双减”政策落地,举世瞩目。这一年,堪称中国教育的“双减”年。


“双减”的真正意义,是提高孩子成长的质量。12月2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从手机管理、课外读物、睡眠时间、作业量、体质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的“内需”进行盘点。在此之前,北京市已出台中考新方案,将体育总分增加到70分,更重视过程性的评价。


让中小学生负担真减轻,仅靠“拆庙赶和尚”,还远远不够。真正需要“精准拆弹”的,是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焦虑的心结。


来自潍坊市委改革办的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潍坊市大刀阔斧推进教育领域改革攻坚,相继推出创新小学生暑假学校免费托管机制、“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建立招生入学“网上办、零跑腿”机制、家庭教育惠民提档升级等举措,系统集成改革力量,持续提升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聚焦解决暑期小学生“看护难”问题,潍坊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学生免费暑假学校托管服务机制,前后历时29天,累计参与学生达18.5万人次。


要将“双减”进行到底,需要“组合拳”。笔者曾在一份提案中建议从体制机制上深化教育改革。一是继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发展,让优秀教师和校长实现跨校区流动,缩小各学校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二是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学校共同体建设。三是建立跨部门“双减”综合督导纠察机制,责任明确,统筹决策,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


于一线教师而言,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坚持终身学习,孜孜好学、以求精进。应对“双减”政策的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实施,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校内就将所需知识学会、学好。布置作业要“精选”“适量”“分层”设计,让学生在学校就完成作业。毕竟,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整齐划一”的教育,既难实现,对于有不同需要的儿童来说当然也并不公正。


与此同时,要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课后延时服务意味着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育部门要与学校建立合理的报酬机制,给予教师相应的补助,不能让老师的汗水白流。社会上也要给予老师真正的尊重,破除那种“拿了工资,就得干活”这种“重教但不尊师”的错误观念。


值得重视的是,在规范培训机构方面,相关的实施过程也要避免出现“削足适履”“一刀切”等问题,防止误伤“无辜”。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⑦文化如何更动人更迷人

 

回顾2021,文艺界的动态占据了不少新闻“头条”。从昔日顶流相继“凉凉”,到“拉踩引战”“倒奶打投”等饭圈乱象得到强力整治;从《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主旋律佳作受到观众追捧,到三星堆考古“上新”、洛神水赋、唐宫夜宴等成功“出圈”的文化现象,文艺领域的新变化体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指向:激浊扬清,崇德尚艺。


媒体统计,2021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针对娱乐圈、饭圈、文艺圈问题,已发文(包括通知、公告、评论性文章)超过20次。


与此同时,纵观这些出圈的文艺作品,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含量”可谓越来越高了。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中,水下飞天的曼妙舞步,仿佛重现了《洛神赋》所描绘的那句“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当“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再度“上新”,无数网友也通过现场打卡、购买盲盒等方式,释放探索古蜀文明的热情。


传统文化是最大的IP。近些年,不管是苏轼“千古风流人物”大展的火爆,还是《国家宝藏》等节目备受关注,都充分展现了这些作品穿透时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而这种“进入”也能形成一种有益的正向循环,引导人们逐渐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之美。


当代书院,也展现出了应有的担当。政邦理事长高明勇认为,“书院之风,重在群贤毕至;文化之道,贵在润物无声。”在他看来,当代的书院,一定要充分借鉴传统书院的书院精神和书院制度,邀请名家俊贤传经布道,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吸引年轻人来学习、交流。


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光芒重现,是精益求精的创作者和精神需求日渐提高的受众间的一种“双向奔赴”。这两年,《红楼梦》等经典老剧在B站上线,吸引诸多年轻人弹幕“刷屏”观看。


《红楼梦》等老剧再度掀起热潮,也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启示:用心创作的好作品,永远不会被埋没。也只有真正厚积薄发、精益求精的创作者,才能以守正创新的方式,精准地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⑧统一战线需要新思维新路径

 

众所周知: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


2021年1月5日,新华社发文: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统一战线工作范围是:(一)民主党派成员;(二)无党派人士;(三)党外知识分子;(四)少数民族人士;(五)宗教界人士;(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七)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九)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十)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十一)华侨、归侨及侨眷;(十二)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


目前,我国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2.18亿。曾几何时,高校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体面、工作清闲、人际关系简单的代名词。其收入虽未必高,好在稳定。尤其是疫情肆虐的这两年,更成为硕博毕业生的职业首选。不过“职称晋升”“非升即走”的压力,是高校青年教师众多压力中的冰山一角。


相对于高校党内青年教师,党外青年教师的职级晋升机会较为渺茫,工资偏低。科研考核、教学评估、职称晋升、结婚生子、子女入学、赚钱养家……这些没有太多关系的词语,在现实中发生了复杂的因果联系之后,种种欲说还休的困顿,让他们中的不少人脚步趔趄、心生乏意,也让“夹心层”“不上不下”“境遇尴尬”成为挥之不去的标签。


显然,让这些“年轻的先生”成长为“大先生”“大家”,让创新型人才竞相涌现,绝不能只靠时间尺度的论资排辈,更有赖于空间范围的破而后立。


统战工作者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尽可能用好“圆规”,描绘最大同心圆。推动相关统战工作暖起来、实起来,“圆规”才能定得准、转得动、画得圆。这就需要精准定位“圆心”,不断固守“圆心”,适时延长“半径”。在生活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同理心和共情心关注党外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并尽量帮扶。在高校教学、科研、职务晋升、校外挂职等各项事宜,涉及党外青年教师与高校其他工作者的利益分配时,应本着更为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立场。


做统战工作,看似找麻烦,但又省却很多麻烦。主动找的,只是小麻烦,但规避掉的,则是大麻烦。“搞政治就要不怕麻烦,不怕麻烦才能有良政。天下哪有不麻烦的政治呢?”这堪称时代警句。


统一战线,通俗讲就是大团结、大联合,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从中国现代历史演进的规律考察,凡是统一战线稳固发展时期,便是政治昌明和社会稳定的良性时期。历史也昭示我们,形势越复杂严峻,任务越繁重艰巨,越要把统一战线工作做深做实。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⑨城市治理,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治理,固然会循制度章程而缓慢演进,徐徐铺展,温和变化;但也会因为一桩桩、一件件的具体事由,而吐故纳新,快速提升。过往的一切,都注定不会成为过眼烟云,而是会铺就一级一级向上、向善、向好的台阶。


过去一年,中国城市前所未有的出位,舆论场上,城市“攻讦战”与城市“保卫战”同样精彩。


当下城市的比拼,比的就是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比的就是细节和服务,比的就是敢用善用新技术新手段的意识。


在北京,持续了两年多的“接诉即办”改革,找到一条问题解决驱动基础性制度变革的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过去一年,我们既看到,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精准防疫广受好评,并在客观上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也看到郑州因一场暴雨陷入灾难与话语的泥淖。


特别是,上海市还将此前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制定实施《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明确上海将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遵循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秉持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城市治理是民生实务,需要的是精准治理、扎实落实,在安全问题上来不得半点滑头。就像此前武汉,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耗资上百亿,仍不免内涝,这中间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也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通过做优顶层设计、做实基础支撑,推出“三长会商”(基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的联动机制,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赵树理调解室”,注重源头治理、体现优势互补、突出联动联调,将解纷机制的关口前移,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尤其是立体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智慧赋能与科技兴警,在强化城市治理、追求高效运转、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升级城市品质方面卓有成效。


城市治理,也要避免一个个“坑”。


一忌口号化。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绝不仅仅意味着时髦的口号,而应该是扎扎实实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二忌形象化。时至今日仍在形象工程的窠臼内打转转的做法,也早已不合时宜。2021年,陕西韩城耗资1.9亿建“鲤鱼跃龙门”,以及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财政资金兴建仿古城门、景观广场,受到广泛关注。


三忌空壳化。以城市更新之名行大拆大建之实,也越来越不得人心。8月31日,《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正式落地,这一被称为“限拆令”的通知,表明了治理城市空壳化的决心。



 

政能亮年终策划丨⑩外交奇缘蕴蓄合作机遇

 

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适逢农历大年初四。北京冬奥会以冰雪为柬,邀八方宾朋。红红火火的中国大年,与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的相遇,与其说是奇缘,莫若说是文明的召唤:包容与祥和的春节文化,牵手异质与多元的奥运文化,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百年难逢的机遇。


春节与冬奥相遇北京的文明缘分,给在国际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筹办冬奥会的中国带来展示“可信、可爱、可敬”形象的难得机遇。


2021年,中国领导人在全球范围内凝聚共识,谋划合作……这些举措,注定载入史册。2021年,大国关系总体稳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进一步深化,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得到提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更为坚实、更为热络。


史景迁于2021年12月25日辞世。在当前众所周知的氛围下,史景迁就西方国家百余年来对中国的姿态、心态与政策演进的历史省察,为当前局势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察维度。


史景迁对中国人,抱持着一种历史的共情和温情。他用优美的笔触,不遗余力地向西方的读者推介中国先贤及其生活方式。


每个社会,都会有对个人和集体发展梦想的总体叙事,中国有“中国梦”,美国有“美国梦”。但无论“中国梦”还是“美国梦”,都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这些梦想既是国家的,也是个人的;既是宏大的,也是精微的;既有各自特点,也有共通之处。


2021年是中欧班列开行10周年。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175个城市,往来不息的“钢铁驼队”将中欧紧密相连。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比雷埃夫斯港、匈塞铁路、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稳步推进,中欧经济利益融合不断加深。


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会标刻在在时代的坐标上,也具有世界意义。中欧如果能够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共话合作,取长补短,定会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


12月27日,中国官方发布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为2021年中国落实加大开放力度、吸引外资一系列举措完美收官。对于欧洲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巨大利好。


如今,人类正遭遇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大考,政治极化,撕裂社会;民粹横行,制度失灵。世界,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了。世界局势的版图,也有重构的魅影。


大国博弈,折冲樽俎。一批中等强国坐卧不安,开始另辟蹊径,乃至合纵连横。群友多了,群里的变数就增加了。二十国集团(G20)内的中等强国合作体“MIKTA”(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土耳其、澳大利亚),颇有另立门户的意味。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喧哗与骚动,组织和组织之间的褶皱与断层,令人眼花缭乱。


好在,长期战乱的中东,今年出现了难得的短暂平静,如能长久保持,则中东人民幸甚,世界幸甚。


202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在欢庆新年之际,将纷纷迎来建交30周年。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国智慧,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会变轨。不同的文明,本应相向而行。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是温情守护的产物,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将有力拉动国际贸易投资增长,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2021年,韩国剧集《鱿鱼游戏》引发广泛共鸣,深层原因是它真切反映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背景下,弱势群体步履维艰。有识之士惊呼,世界千万别滑向“鱿鱼游戏”的泥淖。

 


政能亮2022新年献词:民生永远是检验政策温度的试纸


每临岁末,照例会有很多文字激扬蹈厉,徘徊缠绵,为留住时代的面影,为刻下车轮的辙痕。


这不难理解,岁月的河流固然浩浩乎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记忆,而所有的个体记忆又终将汇聚成时代的集体记忆。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用户画像。

 

2021年,注定是一个将会在心田中、在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年份。

 

宏大叙事接踵而至,云卷云舒。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画卷徐徐铺展;六中全会召开,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千秋伟业一朝梦圆;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关键时刻,长城脚下即将迎来冰雪盛会……

 

而疫情依然缠绵,依然飘忽。尽管各地防控措施越来越精准、科学,但疫来如骤雨,疫去如抽丝,境外疫情猖獗自不待言,国内也颇不宁静,时有发现。就在年底前几天,3000年古都西安被迫“封城”,这个已经开启数九寒天模式的冬季,会好起来吗?

 

当然会好起来。无论如何,我们坚信,走过了寒冷的冬天,我们终会“拨开云雾见天日”。

 

这份笃定,来自于精准科学的治理之道,也来自于我们对过去一年实践的观察体验,更来自于各方愈来愈多共识的民生认知。

 

“人民”重于千钧,“人民”就是一切,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

 

种种繁复缠绕中,这是基本的施政脉络,也是民众透过现象体察政策温度的试纸和风向标。

 

过去一年,民生的声音格外嘹亮。各地的政策关切越来越倾向于民生,地方两会上“财政盘子”更多投向民生领域;民生也成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成实实在在的行政行为,而不仅仅是观感;“我为群众办实事”也如火如荼展开……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民生实事也关乎国家基石,办好办实民生“关键小事”,才能夯实现代化的基础。

 

我们也看到,各种惠民政策纷纷出台,各种简政力度也前所未有,政府向基层、社会、民众释放的善意,如此密集,如此浓烈。

 

“双减”全面推开,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74种新药进医保,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整治失德艺人,净化网络空间,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文化……

 

我们也看到,全面小康的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接近1.2万美元。全面小康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的民主,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深刻改变,14亿多中国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辽阔大地山川更加秀美。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并警惕,围绕民生,也有诸多值得注意的苗头和现象。

 

其一,越来越多的制度设计、政策规划、建设项目,贴上了民生标签,以民生为标榜。这固然会极大约束政府的权力恣意,规训政府施政更多倾向民生福祉。但也可能被泛化,甚至成为某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遮掩。

 

不少所谓的民生项目,并未完全触达民众,而更多是一种文辞上的贴片,或者干脆就是一种话术,一些地方在核算民生领域投入时,也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很难清晰其间究竟多少与民有关,不过是把种种事务统归到一个大筐里去。

 

这一年,我们见过不少类似做法,一边是中央部门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另一边地方上仍不乏各种花样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其二,与民争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令人焦虑。比如,年中一度甚嚣尘上的质疑民营企业论调,就让不少人不寒而栗。而诸如“把资本家挂路灯”等极端言辞,更是引发了普遍的担忧。还有割企业韭菜等乱象,年末河北霸州市违规下达非税收入任务,出现大面积大规模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都应引起警觉。

 

民营经济最贴近市场、最贴近消费者、最贴近就业者,始终释放着巨大的市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可以说,激活民营经济,本身就是最大的心声,民营经济理应有更大作为、更大空间。

 

其三,行政扭曲也会严重灼伤民生。这一年,一些地方打着改善民生的旗号行坑害民众之事。在山西运城,两名80多岁老人违规使用吊炕取暖,被通报处罚;在陕西汉中,一社区收缴了居民数百个取暖煤炉;在河北山海关,因为禁烧柴火、封灶封炕,不少人有挨冻之虞。这些极端的行政行为,都是打着清洁蓝天的名目堂皇而行。

 

凡此种种,都是小事,也都得到及时纠偏。但小事不小,若不及时见微知著,明察秋毫,源头治理,很难说不会败坏了大好的发展局面。

 

民生无小事,每一件民生事,都连着民心,而惟有照拂了民心,才会激发更为主动、更为强劲的精神力量。

 

也因此,过去一年,我们特别强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特别强调构建良性的制度和政策,特别强调各行各业、各级干部都要为民众办实事,由此而产生的强大共振,已经汇聚成这个时代的强音。

 

这些都是保障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民生获得的关键所在。用制度管住人,用制度激发人,在增强全社会制度意识的前提下,使尊崇制度,执行制度成为习惯。惟其如此,整个社会才会良性运转。

 

民生连着民心,关乎“国之大者”。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发展的源泉也来自民众。


— THE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